最近一直在做包子. 我發現做包子我的酵母消耗得很快. 以前是被酵母追著跑,現在是追著酵母跑. 不過我發現,現養酵母現用,酵母活力超好. 我現在每天把酵母從冰箱裡拿出來, 馬上餵養. 等個一兩個鐘頭,它便超過兩倍高, 看情況,可以,就立馬挖出要用的量,然後再馬上餵養. 再等它長高兩倍,就放回冰箱冷藏.等明天要用,再重複前面的過程. 最近做的包子出爐後都長得白白胖胖的. 好不開心~~ 當然包子要做得好,其他一些條件也是要顧的.
從芝麻包開始, 我就一直練習捏皺褶. 手不巧, 一直以來總有造型障礙, 不過話說"勤能補拙". 我那不安份的好勝靈魂總會不知不覺,傻傻的持續挑戰著. 今天做不好,就想著明日再做看看. 還好,包子銷路比較好, 也可當正餐吃. 我家消耗得比較快. 所以最近都沒烤甚麼麵包, 倒是幾乎天天做包子了. 因為持續的練習,總算抓到一些"眉角". 現在包子皺摺也有些許模樣. 越來越順手了喔!
我的天酵包, 不管甜的, 鹹的,食譜都一樣. 因為家裡人口簡單, 所以每次都做八個. 新鮮做,新鮮吃.
做包子比做麵包簡單許多. 我的食譜如下:
麵皮:中筋麵粉: 278克; 奶克酵母元種: 160克; 糖: 18克, 奶克優格: 42克; 水: 68克(無奶克優格,可用一般優格替代)
以上材料可做約70克包子八個.
內餡: 蔥,蒜頭,薑末,辣椒,糖,老干媽,醬油,鹽, 細碎肉, 按自己口味隨意調配. 調配好,可先炒一些些試味道. 再做調整. 這次內餡是我兒子調配的, 沒有確切的秤斤秤兩. 他說下次再調, 可能也不一定會一樣. 他是我家的歪嘴雞,老饕一個. 他調的一定好吃.
整個包子的做法,流程跟做芝麻包差不多, 不過我發現材料混合, 揉到三光之後, 讓它鬆弛約40分鐘, 包子出爐情況比較美. (芝麻包那篇我鬆弛時間只有20分鐘). 內餡不同外, 其餘步驟相同. 可參考我另一篇文章- 天然酵母芝麻包. 這裡,我有錄製捏皺摺過程. 如下示範,請參考:
下圖便是我今天完成的天然酵母鮮肉包. 超級好吃喔~~
包子還有另一種皺褶捏法, 我也做過. 下圖便是我前天做的不同造型的肉包.
捏法也有錄影如下:
真的是熟能生巧. 越捏越起勁. 心情也跟著快樂起來. 當我看到白白胖胖的包子出爐的那一刻, 小小成就感也跟著油然而生! 很療癒喔~ 現做現吃, 看看我這肉包子怎能不垂涎三尺? 當然立馬嗑了一個. 那身形逐漸發胖的懊惱心情整個拋諸腦後啦 ~ 人生太短,磨難太多, 不用斤斤計較, "能吃就是福'呀!